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新闻 >

在发展乡村绿色产业中提升农民生态文明素养

时间:2022-08-15 10:49 来源: 作者: 点击:

◆王晓丽

我国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1年)》显示,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的环境责任意识和行为意愿,但受访群体大多数为城镇居民,农民占比仅6.5%。在农民群体中,还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重视个人生活环境而忽视公共环境、生态知识匮乏等问题,削弱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这一群体易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消极旁观者。

生态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终身发展过程。近年来,山东省平邑县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在此过程中培育和提升了农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培育农民生态素养,需要克服农民群体自身的局限性,调动主体的能动性。要因地因时因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从农民需要的原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和政策导向的推动力入手,增强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鼓励农民养成文明生活好习惯。复杂的知识难以记忆、理解,可以把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融入生态行为,让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边学边做。有了一定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铺垫,农民群众就会平衡利弊,分析诸多利益中最切中要害的、最有现实意义的、最能接受的生态环保行为。

以垃圾分类为例,引导农民把垃圾投放行为与切身感受、实际利益关联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可以解决混合投放产生的刺鼻气味,避免因为分类的“小麻烦”导致空气污染和后期处理的“大麻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培育农民生态素养,还需要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启蒙生态意识。农民渴望先进而实惠的技术,也容易受限于技术带来的眼前利益。比如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注重产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用生态学的办法,避免了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地膜和转基因等技术导致的负面影响,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了耕地的高生产力,带动农民利用家门口的沼气能源,减少碳排放,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员与农民接触密切,在指导农民合理地运用技术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把生态知识传递给农民。在中科院教授的带领下做到化肥、农药、激素、除草剂、转基因、添加剂“六不用”,生产的有机食品比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作物价格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在生产过程中,农民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有机肥料、有机食品,认识到其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明白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不但有损经济效益,对土壤也无益,由此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包括镇、街、村集体在内的基层组织要发挥合力,做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引导者和推进者。从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看,政府主导环境治理,并不只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更要通过发展理念的引导,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平邑县郑城镇四合村借助山东广药集团计划在郑城发展金银花种植基地的机会,于2017年成立四合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党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形式,由党员带头,动员群众把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分红协议,将土地分红发给入社农户,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村集体40亩机动地入股合作社,建设金银花党员教育基地,基地的金银花由全村党员义务劳动进行管理,产出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这种做法不但整合了土地资源,还增加了收益,聚拢了人心,在群众中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更容易被接受。

党员为本地农户做好示范,农户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平邑县郑城镇桃峪村在几名返乡创业人员的带领下,依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美丽乡村的机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旅游公司”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为了不让村民砍掉老梨树,合作社高价收购梨果、制作梨膏,延长了生产链。这些做法既保护了当地生态,又在农民中普及了生态环保知识,更实现了经济发展。

基层组织要做好不同人群的培训工作。借助群体的作用纽带和优秀农民代表的影响力普及生态知识。农民群体地缘关系、亲缘关系紧密,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发挥着带头人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带动着群体成员。做好他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带头人先学起来,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夜校”,有效引导家庭成员、邻里之间互助、互教、互学。

平邑县水浥田园综合体自然与人文风光秀丽,采用“旅游+”的模式,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高效农业、农事体验等为依托,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养殖、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开发、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相互关联、形成链条、深度融合发展。当地基层党委政府联合旅游公司,对景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作者、农民群体代表、妇委会以及农民技术员、推广员、环保志愿者等与当地农民密切接触的人员组织了培训,专门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做好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发动当地环保公益组织、志愿者及大中小学生,在农忙之余给农民宣讲生态知识。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能够切身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同时也保护了生产力,农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委党校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巴西潘塔纳尔的湿地保护神话 北极气候变暖极有可能改变生态系统 新疆绿色消费理念催热农家肥 丹顶鹤在盐城湿地有了安全的“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