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新闻 >

鲁网:山东建成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位列全国第二

时间:2024-01-27 10:27 来源: 作者: 点击:

鲁网12月13日讯(记者 刘晓婧)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有关情况。据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管言明介绍,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方面,山东已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方面,2020年,山东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命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1个。科学规范组织,加强示范创建。深刻领会把握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目的意义,加强创建全过程组织,确保工作更有针对性。一是科学规范创建流程。根据国家创建规程和指标体系,制定我省国家级示范创建工作流程,明确重点工作,规范创建步骤。对标国家制定了《山东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山东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山东省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为省级示范创建提供依据指南。二是合理遴选创建地区。组织遴选过程中,既看生态本底,严把生态环境质量,申报地区的各项指标必须合格,在此基础上,更注重申报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综合衡量比对沿海、内陆、山区、平原等不同地区,统筹兼顾市、县、乡、村四级,真正做到创成一个,引领一片。三是精准指导创建路径。组织全省创建工作现场会,选取部分典型地区介绍创建命名的经验做法,邀请专家解读创建管理规程和技术指标。开展技术辅导帮扶,组织专家团队全面分析申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对照标准逐项梳理生态指标,找准问题不足,明确提升路径,提高创建准备精准度。坚持正向激励,打造示范创建品牌。大力营造积极参与创建的热情氛围,提升示范创建工作的影响力。一是强化激励措施。建立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激励机制,对创建成功地区实施生态资金奖补累计超3亿元,并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评价,不断调动创建积极性。二是拓展创建体系。在积极组织国家级示范创建同时,组织两届共20个生态文明强县评选,开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97个地区获得省级命名,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集群初见规模,推动美丽山东建设积聚成势、取得突破。三是持续扩大影响。通过宣传教育,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今年10月,我省成功举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我省12个地区单位作典型发言,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省级示范创建授牌命名仪式,充分展示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极大提升了生态文明的知晓率、关注度。抓实约束倒逼,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发挥示范创建指挥棒作用,引导创建地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是严把准入关口。申报地区在约束性指标必须达标的基础上,参考性指标也必须达标或者逐年提升。同时明确取消创建申报资格的重大情形目录,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二是严格动态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全省所有命名地区的大气、水等核心环境质量指标进行排名通报,对处于全省后30排名的地区点名批评,推动排名靠后的示范创建地区改善环境质量。三是明确退出红线。制定发布《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负面清单》,规定了给予警告或撤销称号的重大情形,建立起了常态化年度“退出”机制,对命名地区实现动态的监督管理。积极以创促建,放大创建示范效应。抓好结合融入,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引领带动作用。一是融入经济发展。注重创建工作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动建立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二是融入文旅体验。与省作协合作,引进“大地文心”生态文学创作品牌,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全国首个创作基地。与广电部门合作,开设《美丽山东》栏目,讲好山东环保故事。与文旅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旅游,将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命名的地区推介给文旅部门作为生态旅游首选地,同时把生态环保要素纳入景区建设标准,提升游客生态体验度。三是融入民生改善。注重把创建工作与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相结合,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探索“两山”转换路径,指导示范地区试点开展GEP核算,推动示范建设成果转化为生态产品供给优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巴西潘塔纳尔的湿地保护神话 北极气候变暖极有可能改变生态系统 新疆绿色消费理念催热农家肥 丹顶鹤在盐城湿地有了安全的“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