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拓展森林碳汇功能 略论森林的碳汇作用

时间:2018-08-27 00:04 来源: 作者: 点击:

  “碳汇”是相对“碳源”而言的。顾名思义,碳源是指释放二氧化碳的源;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这些寄存体主要有海洋、土壤、岩石和生物体;森林属于生物体。森林具有碳汇和碳源双重功能。森林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吸收并以生物量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能力。

  森林是固碳高手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植物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输送上来的水分在光能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和氧气,称为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也就是说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了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速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

  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数据表明,森林每生长1米3生物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有着很强的碳汇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实施造林和再造林,增加森林的碳汇量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最有效的解决二氧化碳增加的良策。 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减缓二氧化碳重要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由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燃烧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使固碳作用下降,碳汇与碳源不能达到平衡,出现了“碳失汇”的现象。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使温室效应随之增加,并影响到全球碳循环。目前,降低和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方式主要有污染物减排和吸收温室气体2种。吸收温室气体则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森林具有通过光合作用和森林土地利用可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碳汇功能。研究表明,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长期单位成本远远低于通过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这也是近些年林业碳汇项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森林是固碳高手,毋庸置疑,森林碳汇生产将成为林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 森林碳汇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具体载体,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资产;森林碳贸易将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新途径。

  森林碳汇的发展背景

  由于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与日俱增,所以削减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全球共识。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

  有约束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已成为面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市场解决方案。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作用越来越予以关注,如在德国波恩完成的《波恩政治协议》和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完成的《马拉喀什协定》都将造林和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3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9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将造林和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京都议定书》不但规定了41个工业化国家的减限排额度和时间表,还在相关条款引入了温室气体吸收汇,允许通过造林和再造林以及森林管理等活动获得的碳汇用于抵消工业和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减限排量。还规定可通过包括林业活动在内的项目活动获得的碳汇来抵消减限排额度。

  我国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发现状

  森林碳汇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要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二氧化碳、抵减部分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减轻面对的国际减排压力,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林业。2009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强调,到2020年要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森林面积4 000 万公顷和森林蓄积量13亿米3。可见,林业已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将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在2009年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中,出台了扩大林业信贷扶持政策。

  中国虽然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较好。中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对开展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自2003年年底国家林业局成立碳汇管理办公室以来,国内推行碳汇项目试点和研究方兴未艾。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实施了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和多个林业碳汇试点项目。

  森林碳贸易作为森林生态补偿的一种特殊形式,完全采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将有利于为中国林业建设筹集大量国内外资金,促进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和货币化的进程。由中国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中国第一个林业碳汇项目已落户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中意双方约定,在第一个5年有效期内,意方投资153万美元在敖汉旗荒沙地造林3 000公顷,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将归意方所有。通过该项目碳汇交易使中国筹集了生态补偿资金,减轻了财政补偿公益林的压力。

  建立森林碳贸易机制,就是要将森林碳沉降所形成的碳排放权从无形产品中分离出来,通过排放权的资产化过程,使其有形化、商品化,从而进入有形市场小循环,通过市场的交换实现其价值。以中国科学院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已联合发起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促进吸纳民间资金开展以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目的的造林、森林经营及能源林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投资森林碳汇项目,进一步降低“碳足迹”。北京市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林业碳汇造林所捐赠的资金。

  2010年,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占发展中国家排放总量的50%、全球排放总量的15%。中国正在由一个低能源消耗国家迅速转变为高耗能国家,随之而来的将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因而成为整个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到205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将占全球能源总消耗的60%左右。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森林碳汇势在必行。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