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探析

时间:2018-08-29 00:06 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阐述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指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以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并提出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以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意义;措施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1-3]。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对中国林业发展现代化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这些重要文件指出:“确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确定了“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主要也是对森林资源而言的,林业的生态建设是指针对人类社会面对的越来越严重的的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保护、恢复和建设生态林业系统的规划和措施[4]。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困境,实际上是人类长期错误对待大自然的结果,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严峻形势迫使人类去思考如何与自然相处,去思考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前途。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5-6]。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参与性,做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贡献。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不与经济建设相对立,相反,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建设方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多角度建设林业资源相关产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变成经济增长引擎。健康的生态林业发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点,提供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4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

  4.1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省森林覆盖率明显有所增长,保持青山绿水作为全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4条底线之一。今后几年,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健全林业法治,切实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管理。同时,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招商引资,为造林绿化事业注入活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益。

  4.2实现工业园区和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这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建设浪费现象、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以绿化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中心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县、单位的创建活动正在全国蓬勃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造林绿化,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营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二是由于生态圈绿地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随意侵占绿地作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十分普遍,要明确其作为城市绿地的法律地位,加强保护。三是工业园规划建设中,现行的做法普遍是简单而全面的平整,对环境破坏极大。建议规划主管部门从生态城市建设实际出发,科学地对部分山体、植被和水系进行保护,以最低的代价维护工业园区的良好景观和环境。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议规范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流通行为,有利于促进木材的综合利用。

  5参考文献

  [1] 何锁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6(3):69-72.

  [2] 叶蔓.中国生态化城市建设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5(5):123-124.

  [3] 龚固堂,慕长龙,先开炳.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61-67.

  [4] 李永宁,孟宪宇,黄选瑞,等.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99-101.

  [5] 冯立新,苏杰南.我国人工林需要开展近自然经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6):52-54.

  [6] 徐国祯.论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J].林业经济,2009(2):29-34.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