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生态环保 >

推广荒野式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时间:2020-12-30 00:34 来源: 作者: 点击: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城市绿地基本采用高强度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环境教育和公众科学普及宣传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意识到,除了需要单调统一的栽培景观外,也需要活力四射、生物多元化的荒野景观。   荒野是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催化剂,放任动植物自由生长的荒野式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逐步获得社会认同并开始零星运用到绿地管理实践中。这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以及“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对于城市绿地来说,高强度管理模式不仅使得生物栖息地消失,生物种群面临困境,也使得城市居民丧失亲近自然、感受生命、体会大自然奥妙的“精神之旅”。相反,荒野式管理是一种尽量减少人类管控、生物群落自由生长的理想管理模式。地域性生物得以回流、繁衍和壮大,阳光雨露、绿叶鲜花、鸟兽虫鸣等生命共同体,让人类眼鼻耳肌肤等多个器官感受到大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与神奇。   另外,与传统栽培式景观“被动得到”相比较,荒野式景观缺乏人为干涉,生物群落的出现、发展和消亡均表现出高度的未知性,人类只有主动探索才能获得答案。因此,荒野式景观能提供一种更高级的参与式体验。   国外已经开展了荒野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例如,20世纪50年代,德国出现了荒野式管理的理论探索,提出了“潜生自然植被理论”,认为不受人类照看与管控的城市森林,会逐步从单一生物种群演变为简单生物群落,最后发展为复杂生态系统。进入21世纪后,“再野化(rewilding)”等概念风靡欧美,引入早已灭绝的土著动植物,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成为欧美城市发展的主流意见。目前,在英美日等国家,鹿、野猪、野牛等大型哺乳动物出现在城市街头已经屡见不鲜。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居民生态环保观念的普及与强化,荒野式管理也由最初的概念发展为落地项目,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开始实践。例如,2006年,上海市在滨江森林公园开启了国内较早的荒野管理模式试点,并在公园内放生了区域性特征明显的物种——獐,目前,獐的数量已经翻了几番。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也较早采用荒野式管理模式,任由红树林自由恢复、生长,目前,世界级珍禽如黑脸琵鹭已经在公园落户繁衍后代,生物的多样性使市民和游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态体验。圆明园、天坛等北京古老园林放任自由,传统鸟类如北京雨燕、乌鸦等开始逐步回归,释放出北京古都的内在野性。2018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开展城市生态廊道体系研究,试图在全区公园、风景区等绿地开展荒野式管理。   城市绿地在实施荒野式管理时,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是高强度管理与荒野式管理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适用于不同地理区域,前者适合于对观赏者人身安全高度敏感的人流密集区如公园的道路两旁、亭台周边以及其他人工建筑周围等,而后者适合于人迹罕至区如森林深处、水塘中央等。但是更为普遍的情况是,两种模式同时运用于同一块城市绿地,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二是实施荒野式管理是为本地物种自由生长保留栖息地,促进本地物种繁衍生息,对外来物种应该严格管制、定点清除。   三是在保持生态系统整体可控,特别是在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城市绿地荒野式管理。降低割草的频率,甚至杜绝割草。将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和小灌木等分别对待,推动生物系统向顶级群落演替。避免打药,确保食虫昆虫等低营养级生物能够广泛生存,推动局部性食物网有效建立。保留落地落叶,为各种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双循环。  ◆李维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