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对台北市绿色生态城市规划案例研究探讨

时间:2018-07-26 00:03 来源: 作者: 点击:

     

      1  概述

       台北市是台湾地区的首善之区,汇聚了最多的行政资源,也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台北市是台湾地区在可持续发展城市(或生态城市) 规划理念与实践最先进的城市。

       1. 1  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可持续发展城市

       对于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定义与内涵,大体上与国际学术论文的归纳一致。

       1)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而是一个综合的评判,包括了生态协调性、环境稳定性、资源利用永续性、人口发展的持续性、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社会福利的提高等。

       2) 可持续发展城市:即一个城市的发展,是架构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上,达到环境永续性(生态、自然、资源) 、社会持续性(人口发展、社会福利、地区平衡) 及经济永续性(永续发展、分配的适当性、效率) 。

       3) 生态城市:由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放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加以应用、研究,往往因为研究侧重点的差异,以及切入研究范围的大小,也有几种不同涵盖面及指涉内容的名词,如环境共生都市、生态都市、绿色都市、健康都市、环境友善都市等,这些不同指涉名词的立意包含的范围和课题,有学者尝试归纳如图1 所示。

       1. 2  台北都会环境基本分析中主要包含的元素

       1) 台北都会环境系统变迁过程;2) 台北都会环境土地单元区划;3) 人口与都会环境总量;4) 土地使用相关资料;5) 交通运输相关资料;6) 发展密度相关资料;7) 环境敏感地区相关资料;8) 土地利用潜力相关资料;9) 都市自然灾害相关资料;10) 都市自然地景资源相关资料;11) 基础环境设施相关资料。

       2  生态城市发展政策

       2. 1  生态城市的全球化对策

       考虑到城市活动的生态足迹在全球化影响下,其在自然边界范围往往跨越城市本身的地理界限,而为全球性尺度,依赖着全球网络所输送的物资、能源、讯息和资金。“多样化生态岛屿”发展策略从地方政府规划的角度,提出一个应城市全球化趋势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以台北市为例,依台北盆地自然系统的条件为单元区划的基础,结合城市发展现况,进一步建立小尺度的“生态城市分区”为发展单元,每一生态城市分区均充分运用其环境潜力,寻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建立其特殊位置与发展角色,并且和全球城市网络的工业、金融、知识、讯息的生产与消费网络产生连接。由于和其他生态城市分区各具特色,整个城市/ 自然系统具备高度多样性和复杂度,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变动。台北市生态城市分区区划分为大屯山系、基隆河河谷、城市核心区、东南山系。

       2. 2  都会区生态系统之管理

       这部分政策强调:

       1) 建立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资讯系统,并依此延伸;

       2) 建立台北都会生态网的策略;

       3) 建立生态绿地发展指标系统。

       现有台北都会区生态系统之研究调查资料成果已有许多相关网站,如野生动物资讯播放站 、野生动植物网 、台北市立动物园  、环保资讯网、自然小径、红杉树—海岸的捍卫者 等,可进一步整理出包括台北市自然环境敏感区、生态系统、基因库及物种保护多样性等资料,建立“台北都会区生态系统资料库”网站。

       2. 3  紧密城市发展及大众运输导向发展策略( TOD)这种新的结合土地使用规划与大众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城市发展策略,可以贯彻       紧密城市发展的概念,也可以将都市活动尽可能引导在大众运输系统场站周边以减少小汽车的旅次产生。

       2. 4  极小能源输入的绿色建筑环境系统

       绿色建筑的观念包含人性化设计、敷地生态环境规划、建筑污染防治、建筑节约能源、建筑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

       目前台湾地区政策规划方向包含建筑节约能源现况调查、建筑生命周期省能评估指标研究、建筑节约能源政策工具研订及检测体系建立、建筑节约能源推广教育计划与执行等。台北市生态城市规划即将上述相关政策及法令在都市计划层次加以配合,发挥政策推动的影响力,使整个城市往“零能量输入”的城市环境系统目标修正。如引进绿建筑指标作为台北市建筑环境品质指标,定期评估,促成地区环境改造。

       2. 5  市民参与环境改造

       在台北市生态城市规划之政策、机制、规划设计准则等体系内容的发展及执行过程中,应尽量以适切、可行的办法,提供市民参与发言、建议构想及直接参与的充分机会。例如以“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的行政预算支持方式,开发让市民直接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可提供市民的社区认同感与环境自主权。

       2. 6  城市灾变管理与防治策略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灾害扮演着不确定性的角色,而城市灾变规划的基本目标则在于找出灾害因子,降低其发生几率,并减轻灾害发生的影响。就台北市生态城市灾变管理而言,首先将历年来都市灾害的发生地点、频率、成因加以整理,并对照当时都市发展政策、防灾策略与灾后反映,找出灾害与规划的关系,最后将这些关系列为都市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规范各部门的规划必须针对这些关系提出影响说明,这是以灾害作为规划准则检证的方法。其次,灾害管理从时间轴上,可区分为防灾与预警阶段、紧急应变阶段、灾后重建阶段。理清各种灾变在紧急应变阶段的共通性,将共同处理部分予以整合,可以参照美国联邦紧急应变计划,成立全国性城市灾难搜救紧急应变体系。另外,就台北市生态城市灾变防治而言,应更积极针对影响城市或国土开发建设的相关法令、制度、开发方案进行开发效益与影响的综合评价,从头杜绝可能灾变的产生。

       3  城市土地管理体系(见图2略)

       城市土地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关注城市内不同区位土地发展潜力与限制之间的关系,以土地之发展潜力与限制面双重考量,引导出台北市各区域之土地发展适宜性加以评估,进一步区分出环境敏感区与低自然度之建成区,而后因地制宜建立城市土地管理行政机制,使台北市未来土地规划依循生态之发展方向,迈向可持续发展。

       4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

       4. 1  生态斑块、廊道与网络规划准则台北市在迈向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尝试站在生态理论的角度,以土地嵌合(Land Mosaics)        模式去分析生态城市区划内的实质环境。这种规划理论的运用比起传统的自然生态环境分析,更具系统性与应用性,而且是一种以生态维护与复育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规划方法。土地嵌合理论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Richard T. Forman 教授在1995 年提出的。在土地嵌合架构下,可以用生态斑块( Patch) 、廊道(Corridor) 、基质(Matrix) 等三种空间元素来描述土地使用模式的发展与变迁。这三种元素在空间中关系的安排,决定性地影响地景与区域中各种自然流动过程、动植物栖息与运动,以及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基本上可以在城市或区域中的任一角落找到相应的斑块、廊道或基质的特性,不论是林地、农地、建成地皆然。建立在栖息地研究、地文水文过程、自然生态研究基础上的生态斑块、廊道、基质,如果规划师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出发是可以在土地使用规划中发挥很大的生态保护能量的。传统的自然环境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及生态使用规划方法由于往往单个项目式操作,缺少宏观都市整体环境肌理的角度加以分析,而土地嵌合理论恰恰可以在生态城市纲要计划层次加以强化及补足环境规划系统面的不足。按上述分析将台北市生态城市区划单元进一步按环境特性划分为绝对保护区、条件保护区、建成区生态廊道复育区、一般建成区。

       4. 2  透水城市规划设计准则

       从城市整体尺度而言,应让城市区域的排水过程,回复到自然地区中水文循环的降雨、截流、入渗、径流等过程,提出一个全区透水城市的构想。面对高度城市化地区中径流水往往夹带城市污染,并直接影响溪流与河川水质的现象,透水城市的设计除延长水循环过程,利用入渗过程中的自净能力外,须考虑设计一减污与排污的方法,以逐步净化溪流、河川与地下水的水质。

       4. 3  大众运输导向规划设计准则

       1) 台北大众捷运系统路网及站区。

       2) 轻轨系统路网及站区。

       3) 公车专用道路网。

       4. 4  城市发展总量调控规划设计准则

       在城市发展极限的观念之下,台北市都市发展政策所订之计划人口总量、生活指标可支持总量均需严格管制。在此总量管制下所订之计划容积总量,严格维持上限,但可因各地区区位的特性,建立容积转入与容积移出的总量调控机制,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的运作各得其所,在适宜的区位引入恰当的活动与土地利用方式,在生态的原则下,同时着重社会公平与经济活力的维持。

       5  结语

       城市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观念的调整、价值观的改变,施政措施的拟定与逐步的落实,是一个结合短、中、长程计划与执行,不断调整的过程。本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站在宏观的城市整体发展高度,对台北市的实质环境条件、现行管理机制中,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政策策略、土地管理机制及城市宏观规划设计准则,值得参考。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热门文章